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1:59
共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4-06 01:39
有句俗语叫做:“冬至大如年”,从这句俗语中就可以看出冬至的重要性,又因为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就导致各个地方冬至的时候的习俗大不相同,例如北方地区在冬至这天一般是吃饺子,那么北方为什么大部分地区都选择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呢?
冬至吃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当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冬至排在24个节气首位,称之为“亚岁”,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过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人们进补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饺子是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扩展资料:
冬至,又称“南至”、“冬节”、“长至节”、“亚岁”,也有的称“消寒节”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许多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有些地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这个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白天时间最短,晚上时间最长。过了这天,太阳光线才逐渐由南回归线向北移,白天一天天变长。冬至也是冬季中最寒冷时段的一个标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历来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5 22:47
因为冬至吃饺子是我国传统习俗。 冬至吃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当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冬至排在24个节气首位,称之为“亚岁”,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过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人们进补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饺子是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滕州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辣椒油、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0:38
(1)“立冬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这是很多北方人都听说过的一句古话,这句话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2:46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5:11
跟春节放鞭炮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07:52
应该是中华文明留下的传统习俗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6 10:5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每年农历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1、张仲景研制了祛寒娇耳汤为百姓治病驱寒。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是寒冬腊月,下着大雪,寒风刺骨,沿路的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了非常难过,就令弟子搭起帐篷,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为百姓医治冻疮。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2、张仲景把这种半药半食的食物捏成耳朵的形状,并命名为娇耳,后来才演变成了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救命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张仲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1800多年,在古代,家家户户都会在冬至日包饺子,也有不忘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含义。今天,我们不再用饺子来治冻烂的耳朵,但饺子却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