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全国一个标准,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三类人员,工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套用的工资标准。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不同的级别,职称,技能等级,分别对照不同的工资标准。岗位等级是最基本的,关系着后续的各种待遇水平。岗位等级越高,岗位工资越高,基本工资也越高,其他各种待遇也越高。而薪级工资有点像工龄工资。每年只要考核合格就可以晋升一个等级。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转正定级。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转正定级的话,就是明确了起薪的级别。普通本科毕业生是7级,双学士九级研究生11级,博士14级。国家对于护士和教师也专门照顾,额外提升他们10%的基本工资。
第二,津贴补贴。一般来说是地区性津贴,和事业单位的一些特殊岗位补贴。最简单的乡镇补贴,所有乡镇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还有国家统一明确的乡村教师生活补贴。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北京市最高可达4000元每月。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补贴,护士补贴,警衔补贴等等。
第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一般是有12个月的基本工资水平确定。是事业单位的另一个工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的岗位,两部分组成比例不同。普通岗位5:5,医院卫生岗位6:4,教师岗位7:3。
第四,改革性津补贴。这一部分是原先对职工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大家最经常遇到的叫住房补贴,一些地区还有提租补贴,物业补贴等名号。
通常来说还有第五部分就是奖金或者各种公会待遇,但这一部分广受争议。这些奖金主要包括一些年终奖金。比如前些天很火的安徽教师36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西安教师是24000元。也并不仅仅是教师才有,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有的。还有精神文明奖,一般来说都是1到2个月工资。参公单位还有13个月工资的奖金。工会福利待遇是按照职工工资的2%划入,逢年过节可以发一定的慰问品,一般也是人人有份。除了教师之外基本上机关事业单位都可以领取,未休年休假补贴,如果20年工龄以上按照300%发放,高达45天的工资。教师比较郁闷的是,他们享受寒暑假,所以不能享受年休假。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