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 考论三则 田永衍 、 (1.兰州大学2.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兰州730000) 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摘要:《平脉略例》一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凡三见,即S.5614、P.2115、S.6245,其中以S.5614 的文字较为完整。《玄感脉经》一卷,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此文对《平脉略例》与《玄感 脉经》记载的“诊法常以平旦”、持脉轻重、“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等三个医学问题进行 了考论,梳理了其源流、辨析了其正误、论述了其中医学术价值。 关键词:《平脉略例》 《玄感脉经》 中图分类号:K870.6;R28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15)03—0058—05 《平脉略例》一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凡三见,即S.5614、P.2115、S.6245,其中以 S.5614的文字较为完整,本文所考以S.5614文字为据。《玄感脉经》一卷,在敦煌出 土文献中编号P.3477。兹就《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所载“诊法常以平旦”、持 脉轻重、“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等三个医学问题作一考论。 1.关于“诊法常以平旦” 《平脉略例》云:“凡诊法常以平旦者,何也?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 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乱(“未乱”二字原无,据P.3477《玄感脉经》补),故 乃可诊。平旦者,阴阳俱在于寸口,阴阳未分,其气大定,是故,脉(原作“肺”,据 P.2115改)必审而知其调和也。”④《玄感脉经》云:“诊法常以清旦者何?平旦阴气未 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平旦阴阳俱在于 收稿日期:2014—03—04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2091);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DHYX1213 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创意关键技术研究” —(2013BAH40F01) 作者简介:田永衍(1979一 ),男,甘肃武成人。中医学博士,副教授,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汉唐医学文 献与文化研究。 ①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考论三则 59 寸口,阴阳未分,其气未行,饮食未进,是以故脉必审而知之,其为调也。”① 《平脉略例》、《玄感脉经》的这段文字与传世本《素问・脉要精微论》略同。《素 问・脉要精微论》日:“黄帝问日:诊法何如?歧伯对日: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 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② “诊法常以平旦”为《内经》以降医所共知的脉诊原则。但若将同为敦煌医学文献 的《平脉略例》、《玄感脉经》文字与传世本《素问・脉要精微论》相比较,至少可以 发现三个问题:其一,敦煌医学文献载“诊法常以平旦”是指在平旦诊“调和之脉”, 亦即平脉,但传世本《素问・脉要精微论》则是指在平旦诊“有过之脉”,亦即病脉。 究竟“诊法常以平旦”是指平旦诊平脉还是诊病脉呢?究之实际,考虑到种种因素的 制约,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医家专在平旦为病家诊脉之事,故平旦诊病脉之说似乎并不符 合诊疗的客观情形,而诊常人之平脉却是颇有可能的。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内经》 “诊法常以平旦”之说其实是对学习脉诊时习脉者认识常脉的最佳时间规定⑧,而《平 脉略例》、《玄感脉经》的记载似乎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文献学依据。其二,传世本《素 问・脉要精微论》较《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少了“平旦阴阳俱在寸口,阴阳未 分”等文字,所以从《素问・脉要精微论》看不出“诊法常以平旦”是一个普适的脉 诊原则呢,还是对三部九候遍体诊法或独取寸口诊法的独特规定——因《内经》中脉 诊法是三部九候遍体诊与独取寸口并见的,而三部九候遍体脉诊法与独取寸口脉诊法从 理论到实践均存在较大差异。敦煌医学文献《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为我们明确 了这一点:“平旦者,阴阳俱在于寸口,阴阳未分,其气大定,是故脉必审而知其调和 也”,“平旦阴阳俱在寸口,阴阳未分,其气未行,饮食未进,是以脉必审而知之,其 为调也”——可见“诊法常以平旦”似乎是与独取寸口法密切相关的。其三,为什么 “诊法常以平旦”要取寸口而不是其他脉诊部位呢?《平脉略例》后文云:“荣卫之气行 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周而复始会于手太阴”④,《玄感脉经》前文亦云:“荣 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行为一周,而复会于手太阴寸口。”⑤可见,《平脉略 例》与《玄感脉经》均认为人体荣卫之气行于阳二十五度,行阴于亦二十五度,周而 复始会于手太阴寸口,平旦之时,正是阴阳之气在寸口交接之时。故平旦之寸口脉为平 人常脉的典型状态。所以“诊法常以平旦”要取寸口。 2.关于持脉轻重 《平脉略例》云:“初治脉,法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脉也;如六菽之重, 与肌肉相得者,心脉也;如九菽之重,与筋平者,脾脉也;如十二菽之重,在筋下者, ①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300页。 ②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③盂琳升《我对“诊法常以平旦”的认识》,《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1月12日第4版。 ④⑤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276页。 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299页。 敦煌学辑刊 2015年第3期 肝脉也;案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脉也。”①《玄感脉经》云:“初持脉如三菽之重, 皮毛相得,肺脉也;如六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心脉;如九菽之重,与筋平者,肝 脉;如二十(当为“十二”)菽重者,在下,脾脉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病(当为 “疾”)者,肾脉也。”② 《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这段文字在传世本《难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中都可见到类似记载。 《难经・五难》云:“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 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 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③《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平脉・诊五藏 脉轻重法第二》记载与《难经》大同,唯“举指来疾”作“举之来疾”,且每句之后 无“也”字。④《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色脉・诊脉大意第二》日:“初持脉如三菽之重, 与皮毛相得者,肺脉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脉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 得者,脾脉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脉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 脉也。”⑤ 将《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与《难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相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三点:首先,《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的记载略同,脉诊时指下力度 从轻到重,所诊人体层次依次为“皮毛一肌肉一筋一筋下一骨”,唯其所应五藏依次有 异,《平脉略例》为肺、心、脾、肝、肾,而《玄感脉经》为肺、心、肝、脾、肾;其 次,《难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的文义相同,指下力度从轻到重所诊人体 层次依次为“皮毛一血脉一肌肉一筋一骨”,所应五藏依次为肺、心、脾、肝、肾,与 《平脉略例》一致,与《玄感脉经》有异;再次,《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之文字表 述与《千金翼方》近似。 这样就产生了三个问题:其一,究竟诊脉指力从轻到重所诊五藏次序应为肺、心、 脾、肝、肾呢,还是肺、心、肝、脾、肾呢?其二,《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与传世 诸文献就脉诊指下力度从轻到重所诊人体层次的记载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平脉略例》 与《玄感脉经》指下力度从轻到重所应五藏的记载又为什么存在差异?其三、《平脉略 例》与《玄感脉经》之文字表述与《千金翼方》近似又意味着什么? 通观敦煌医学文献与传世医学文献的记载,其实它们的思想在一点上是一致的—— 即诊脉指力的轻重体察了从皮毛到骨人体层次结构的表里、深浅次序,那么,这个次序 究竟是怎样的呢?《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言:“黄帝问日:愿闻刺浅深之分。歧 ①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257页。 ②③④⑤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302页。 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42页。 张作记、张瑞贤等辑注《药王全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411—412页。 张作记、张瑞贤等辑注《药王全书》,第717页。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考论三则 61 伯对日: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帝日:余未知 其所谓,愿闻其解。歧伯日: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 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 去,不及脉也。”①《黄帝内经》这段关于针刺深浅的文字应该说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 题,即人体层次结构从深至浅依次为“骨一筋一肉 脉一皮”。反之,从表及里当为 “皮 脉一肉一筋一骨”。《灵枢・五色》日:“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 合骨”②,据五行理论,“皮一脉一肉一筋一骨”分别与“肺一心一脾一肝一肾”相应。 可见,在医理上,诊脉指力从轻到重所诊五藏次序应为肺、心、脾、肝、肾,以传世诸 文献与《平脉略例》为是。而《平脉略例》将“肌肉”与“心脉”相应, “筋”与 “脾脉”相应应是误抄。 据《敦煌中医药全书》考证,《平脉略例》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不避唐高宗李治与 唐睿宗李旦讳,《玄感脉经》却避唐睿宗李旦讳,故《平脉略例》当抄写于《玄感脉 经》之前。那么就存在此处《玄感脉经》抄《平脉略例》且误抄的可能。且两书论及 指力“如十二菽之重”的人体层次时,《平脉略例》日“在筋下”,《玄感脉经》日 “在下”而漏一“筋”字,似乎亦可为旁证。 既然《玄感脉经》此处是抄自《平脉略例》,而《平脉略例》又是抄自前代文献, 那么《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与《千金翼方》文字表述近似也就不足为奇了,盖其 抄写时代大致相近而文字来源可能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与《难经》、《千金方》等古医籍记载 的这种诊脉轻重五分法理论虽然详尽细致,但操作复杂,临床实用价值似乎有限,故以 上诸书也未就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论说,而后世则将其简化为临床更加方便实用的浮 取、中取、沉取三分法。 3.关于“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 《平脉略例》云:“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一万”二字原无,据P.2115补)三千五 百息,脉并有行五十周于身。”③《玄感脉经》云:“人一日一夜一万(“一万”二字原 无,据P.2115补)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于具(当为“身”)。”④意为健康的人一 昼夜的呼吸次数为一万三千五百次,脉气在人身运行五十周。 传世经典文献《灵枢・五十营》与《难经・一难》亦有相似记载,《灵枢・五十 营》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 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⑤《难经・一难》日:“人一13一夜,凡一万三千 ①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40页。 ②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18页。 ③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258页。 ④丛春雨主编《敦煌中医药全书》,第299页。 ⑤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01页。 62 敦煌学辑刊 2015年第3期 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① 据《敦煌医粹》言:“古人计算脉搏至数与今人相同,即一呼脉动两次,一吸脉动 两次,呼吸定息,脉动四至五次。以今人平均脉搏每分钟72次计算,则每分钟呼吸次 数为l8次左右,一昼夜呼吸总次数为18 ̄60×24=25920(息)。它几乎是“一万三千 五百息的两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尚待今后进一步研究。”② 的确,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常成人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 20次,平均18次左右,一昼夜呼吸总次数为25920左右,中医学从《内经》以降的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说似乎颇为荒谬。 但如果我们还原《内经》此论的思维与逻辑,一切便都顺理成章了。众所周知, “天人合一”观既是先秦以来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也是《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基 础,不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在《内经》中表现为“天人相应”的医学思维。 《内经》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之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亦有二十八条(十二正经左右各 一,计24条。跷脉左右各一,任、督脉各一,共计28条),以应二十八宿。《灵枢・ 五十营》即言:“天周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 宿。”③人之二十八脉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灵枢・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 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 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 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 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 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④而“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 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灵枢・五十营》)⑤,环行二十八脉一 周共需270息(16丈2尺÷6寸=270息),一昼夜气在人体行50周,故平人一日一夜 13500息(270×50=13500)。故《灵枢・五十营》日:“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 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0”⑥ 可见,无论《内经》、《难经》,还是《平脉略例》、《玄感脉经》,其对“平人一日 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的认识是在“天人相应”思维基础上数字推演的结果,并非源 于实测,这与人之实际生理参数有出入也就不难理解了。 ①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42页。 ②赵健雄主编《敦煌医粹》,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7页。 ③④⑤⑥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00—101页。 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01页。 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01页。 尚志钧、翟双庆等整理《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第101页。